朱永華
  據報載,省內某高校寄送出的錄取通知書因為夾帶電話卡辦公室出租被快遞退回,因而影響到新生申報助學金等事宜。
  事實上,大學錄取通知書夾帶著電話卡或者銀行卡並非這所高校的首創。電話卡成為錄取固態硬碟通知書“隨從”的背後,實際上是泛濫的商業行為對大學精神的侵蝕。
  曾幾何時,商業化浪潮以不可阻擋之勢浸染、席卷高校,商業資本在大學校園肆行無忌:學校建築以企業甚至產品名字冠名,企業以廉價的“橫向課題”合作掠奪高校的資源microSD,學校舉辦名目繁多的學歷班、學位班,向官員、老闆等出賣學歷和學位,為了課題經費生產一大堆“不影響生產力發展”的學術成果,以純物質化的手段管理學生進而把掙錢最大化作為學生的發展導向。
  不可否認,引進商業化的舉措能助推學校發展,解決高校運行中的某些障礙,高校與企業互動也能達成互贏的結果。管理和運作上法無禁止,在西方國家也有高校與資本機構成功合作的先例。然而,高校化療副作用畢竟是培養人的處所,是傳授思想與品德的地方,大學生也絕非流水線上的產品。因此,大學商業化行為必須有節有度。
  有節,就是要有大學的操守,以社會效益為重,以學術建設和培養有使命感人才為己任,而不是市場需要什麼就提供什麼;有度,就是以維護大學精神、呵護培育學生積極健康心理為尺度外接式硬碟進退取捨,而不是從進入大學校門起就把學生捆在商業化的籠子上。
  無論環境如何變遷,大學功能未變、使命依然。這不僅需要大學須臾不可脫離的堅守,而且應該是每一項具體舉措上的自覺。去年4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就曾明文規定:電信企業未經本人許可,不得向校園用戶郵寄或與其他單位合作郵寄移動電話用戶身份識別卡和業務宣傳資料。之所以還有屢禁不絕的故事發生,不止是商業化攻勢凌厲,更有某些高校暗下“委身”。要確保高等學院的品格,除了高校加強“核心價值觀”建設外,有關部門還要有過硬一點的制度出台。  (原標題:電話卡不應是 錄取通知書的“隨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s27fstjy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